张幼仪英文名(张幼仪怎么读)

当前位置:首页 > 起名 发布时间:2023-05-06编辑:来源:www.ss230.com阅读数: 手机阅读

张幼仪英文名

1922年,22岁的张幼仪,以一种另类的方式,成了我国的“名人”。因为这一年,她在丈夫徐志摩的要求下,签下了离婚协议,这也成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桩文明的西式离婚事件。所以在当时,这件事引起了很大的议论,张幼仪也因此无奈地被很多人熟知了。

值得一提的是,张幼仪和徐志摩之间的离婚,从某种程度上讲,其实是徐志摩抛弃了张幼仪。因为徐志摩和张幼仪之间是包办婚姻,徐志摩从来没有爱过张幼仪,甚至评价张幼仪是乡下土包子。且他和张幼仪离婚,也是为了恢复单身去追求女神林徽因。因此,在当时,张幼仪也成了人们眼中的弃妇。

但和当时一些有着同样遭遇的女性不一样的是,张幼仪并没有因此而一蹶不振下去,她反而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从她在德国一边当着单亲妈妈,一边求学;到回国后,成了“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的副总裁,还想出了创办私人订制服装品牌的点子。这一切都象征着张幼仪已经脱离了弃妇的名号,蜕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女强人。

其实如果读了张幼仪的传记—《不遗憾你离开:张幼仪传》一书,我们会发现,张幼仪之所以能够完成完美的蜕变,只因她做对了这3点!

第一点:张幼仪没有深陷离婚的痛苦,而是把它当成新的人生起点,当成自我蜕变的开端!

1,离婚给张幼仪带来的痛苦!

1920年,张幼仪得到了婆家的应许,可以去英国和徐志摩团聚了。张幼仪非常兴奋,一来,她很久没见到徐志摩了;二来,她也希望去到国外学习一些新式的东西,可以拉近和徐志摩之间的距离。

在还没见到徐志摩前,她一直以为对方同她一般,也很期待着这次见面。而这一切的希冀,都在见到徐志摩后就破灭了。

因为当徐志摩来接她时,脸上不是惊喜,反而都是不耐烦的表情。而当徐志摩和朋友聊天时,为了不让张幼仪听懂,他会故意都用英文。当张幼仪问徐志摩一些问题时,徐志摩就会非常鄙视地说:你懂什么?是啊,在他眼里,张幼仪就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乡下土包子”!

当然,这些伤害,张幼仪还可以慢慢消化。最让张幼仪无法接受的是,在她怀上了徐志摩的二胎后,徐志摩却让她打胎,同时还提出了离婚。

张幼仪当时的绝望可想而知。因为在那个年代打胎比较危险,有可能会威胁到生命。另外在张幼仪的家乡,如果她离婚了,不管是谁对谁错,大家都会一律指责女方。并且张幼仪是传统女性思想下长大的,她的生活一直都是以夫为天。徐志摩的抛弃,让她一下子找不到未来生活的重心了。

这一系的打击,任何一个都足以击垮张幼仪。在最绝望的时候,张幼仪甚至想过了自杀

一个被丈夫遗弃的女人,还有什么活下去的意义?当这样的念头从幼仪的脑海中闪过时,她拼命地摇了摇头

2,张幼仪并没有深陷离婚的痛苦,而是把离婚当成一个新的人生起点,当成自我蜕变的开端!

对每个人而言,离婚都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特别是在包办婚姻的时代,被离婚意味着成为了大家眼中的弃妇。

所以离婚时,肯定会经历一段痛彻心扉的阶段。但离婚绝对不是一种结束,我们更不能因此而陷入了长久的悲伤中。

在这点上,张幼仪便做得非常好,离婚后,她不但没有深陷痛苦中,反而开始了一种全新的生活。

以前的张幼仪,一直被女性的传统思想所束缚着。因为张家虽是一个书香世家,但张父思想很老旧,他觉得女子无才便是德,女人一生的天职是照顾好自己的丈夫和公婆。所以在这样的教育下长大的张幼仪,根本没有自己的思想。

而在徐志摩和她离婚后,她在漫长的一段痛苦后,反而开始认清了现状,然后及时调整了心态,同时也渐渐看清了自己的前路。

她明白,徐志摩已经不是一个好丈夫了,也不可能成为她一辈子的依靠。在接下来的人生里,她要去思考自己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这也为张幼仪后来在德国的留学生涯,奠定了思想基础。

所以,虽然离婚对张幼仪而言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但她却也在这种痛苦中完成了蜕变,开始了人生一段全新的征程。

第二点:张幼仪的求知若渴促使她不断学习,而知识的积累为她的蜕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纵观张幼仪的一生,你会发现,她还有一个比较独特的地方,那就是有一颗求知若渴的心。这点从张幼仪人生的3个阶段都可以看出来。

首先是张幼仪未出嫁前。张幼仪虽然出生于书香数家,但她的文化水平比较低。因为张父只注重对家中儿子的教学,会给他们请教书先生,让他们去留学等等。但对家中的女儿,则会刻意避免她们去学习太多的东西。

不过即便是这样,张幼仪依然非常渴望学习知识。在她十几岁时,当她看到了第二女子师范学校苏州女校的广告,便求着父亲让自己去上学。

张幼仪怎么读

后来父亲才终于答应了她的请求,这成了张幼仪的第一次知识之旅。

这次机会,正是因为张幼仪自身的求知若渴,才得到的。

张幼仪的求知若渴,还表现在她出嫁后。虽然当时婆家人也一样觉得,女子无才便是德。但是在张幼仪的请求下,他们还是为张幼仪和徐家其他未出阁的女儿,请了老师,教授她们一些简单的知识。

另外,张幼仪学习最充实的阶段,则是在德国留学期间。当时,她已经完全认识到了自己的处境,和现实的残酷。加上她一直以来本就渴望学习新知识,所以她决定要留在德国学习新式的思想,从此要学会自谋生路,不再依赖任何人。

张幼仪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她想要当老师。于是她报了,德国的一所师范类学校中的幼稚园老师培训班。

这对张幼仪而言挑战很大。因为当时她的二胎儿子彼得已经出生了,在上课的同时,她还要始终牵挂着刚出生不久的孩子;另外当时的课程是德语教学,所以她还要一边学习德语。

很多次,她也很想放弃,就如下面这段话描述的一般。

有时,幼仪也会坚持不住,想要回家,可一想到回去后周围人的指指点点,家人的不理解,张家会因她而遭人耻笑,颜面尽失,那种沉重的压抑就会像杂草一般疯长,让她透不过气。

但最后,张幼仪还是坚持下来了。也正是这次艰辛的学习之旅,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张幼仪的文化底色,为她回国后,在上海的事业打好了坚实知识基础。

第三点:张幼仪成功蜕变的关键在于:她不再为他人而活,懂得了只为自己而活!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曾在某个阶段为自己身边的人而活过。在张幼仪离婚之前,她便是这样的一个女性。

可能是从小受传统女性教育的影响,张幼仪在嫁去徐家后,就一心只是为徐志摩而活;一心只想着要谨言慎行,讨自己的公婆喜欢。

比如,她总是会把自己的眼光放在徐志摩身上,总是会想,怎么才能拉近自己和徐志摩的距离。而在面对公婆的时候,她也很少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总是恪尽职守。正如下面这段话讲的一样。

从小只知道一味顺从,从来不敢反抗,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有时甚至没有自己的想法。一切都只为了一份期望,一份别人对自己的期望

但在离婚后,她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也慢慢找回了自己。

她说“从今以后要为自己而活,要活出就该有的价值”!

所以,在徐志摩问她:你不做我的妻子,但能不能做徐家的儿媳妇?她拒绝了。虽然做徐家的儿媳妇,一辈子不愁吃穿,但是那样的人生没有任何意义。

所以,在她回国后,她也直接向公婆提出,她要把儿子带在自己身边。虽然她知道这样,公婆会很不高兴。但她明白,她只要按照自己的认为正确的想法去做,自己觉得无愧无心就好了。

所以,已经懂得为自己而活的张幼仪,在回国后,也开始了自己的事业。而不再像以前父母教自己的一样,觉得女子不应该抛头露面。

张幼仪的事业生涯是从当一名老师开始的。由于良好的德语基础,回国后,她便在东吴大学教德语。再后来,张幼仪又应邀成了“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的副总裁。当时很多人并不服张幼仪,觉得她是靠着四哥的关系才坐上这个位置的。直到后来,张幼仪做出一番成绩,也就是,她挽救了银行当时面临的一场危机,终于赢得了大家的信服。

除了当任银行副总裁,张幼仪还和她八弟,一起想出了创办私人订制服装品牌的点子,也就是当时在大上海风靡一时的“云裳”。在当年,云裳几乎是当时“上海服装界私人订制”的代名词

虽然云裳的投资人有很多,但据说,在经营上功劳最大的是张幼仪。所以刘英士也曾说:

“云裳公司自始至终可以说是张二小姐一人的事业。

无疑,此时的张幼仪已经事业有成,成了名副其实的大上海女强人,这也宣告着她已经完成了自我的蜕变。

纵观张幼仪的一生,我们看出,离婚对她而言反而是一种新生,是她人生一次完美的蜕变。而知识的积累和懂得为自己而活,则是她蜕变成功的关键。这也告诉我们,人生没有绝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反过来说,只要我们对自己的处境心怀希望,就一定会迎来新的开始。正如张幼仪的一生一般。

(全文完)

上一篇四大名著创作者姓名(四大名著的作者及名字)

下一篇好听女孩名字大全经典好听的女孩名字

起名本月排行

起名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