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的命运是由个人掌握辩论问题(个人的命运是由个人掌握辩论问题评委)

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势 发布时间:2023-04-30编辑:来源:www.ss230.com阅读数: 手机阅读

个人的命运是由个人掌握辩论问题

第二届海淀区中学生辩论赛的评委由包括国内外知名学者、中学教师、媒体人、辩论领域专家等人士组成。

他们中有海外归国的法学博士,参与多起有国际影响力的并购要案;

他们中有资深媒体人,在新闻岗位上经历了风云变幻;

他们中有影视大咖,在数档演讲辩论类电视节目中独占鳌头;

他们中有优秀的前高校辩手,在多项国际级辩论赛事中勇夺桂冠。

今天与大家分享徐卓阳、邱玉明、张萌三位评委老师的采访节选。

Q & A

Q:辩论对于这些成长中的中学生最大的意义是什么?

徐卓阳:参加辩论在他们现在看来可能动机有很多,有的可能是团队合作,有的可能是好玩,有的可能是想为校争光,有的可能纯粹就是想多一种经验,这些都很好理解。但是参与过之后,我相信所有人都会获得的一个体验是他们之前没有像这样说过话,没有这样有规范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

另外更重要的就是可能没有像这样有深度的、有组织的,同时以辩论赛特定的要求去思考一个问题,这应该是给初中和高中生参与辩论带来的最大的价值。因为他们现在可能还处在义务教育这样一个过渡的阶段,是要从被动学习转为像大学生一样的主动学习。这个过渡阶段对他们来讲至关重要的是掌握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就是我用什么方法来观照世界,来巩固我的知识结构,来拓展我的兴趣,那辩论可以说给他们提供了一个门径。就是你有没有批判性思维,有没有辨证地看问题。

同时我在今天的点评中还强调了另外一点,就是初高中的辩论赛毕竟不是大学生的,更不是成年人的,他们可能社会阅历还浅,知识储备还比较少,所以在这方面评委和观众就不会要求说你说的话特别到点,特别精彩,特别深刻,反而是希望看到他们一些相对生动的、活泼灵巧的表达。因为有可能你受的桎梏越少,反而越能把自己的本心表现出来。这也是在看完了今天这场比赛之后,对所有参赛选手的一个共同的期待,包袱少一点,少像成人一点,得失心别那么重,尽情享受这个过程本身。

徐卓阳:中央电视台主持人,2008“名辩盟”国际辩论邀请赛全程最佳辩手,“世锦赛”“世界杯”“山海杯”“京辩”等多项国际国内辩论赛事评委

Q:在中学生辩论赛中,孩子们应用到的表达技巧和在赛场上体现出来的知识储备,您在评判中会更看重何者呢?

徐卓阳:其实这两者都不是我最看重的,因为我深知随着他们往后的路继续走下去,这两者都会被时间自然而然地补齐。

首先是技巧。似乎大家一谈到辩论,甚至相当一部分人对辩论挥之不去的成见,认为辩论只是玩玩技巧的东西,双方纯粹就在比谁有技巧,谁不让人说话,谁强词夺理。说实话,这是对于辩论的误解,非常深刻的误解。这么想的人肯定是没有打过辩论,或者说没看过真正高水准的辩论。

事实上,在非常成熟的辩手看来,技巧这个东西是自然而然的,你都没有必要去专门打磨他,而是等你内功练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那个招式一顺手就使出来了。而不是一开始先学个样子,明明没有东西,在场上非要摆个架势出来,就会让别人觉得这个人是有技巧,但是却跟我们的期待有了差距。

另外一方面,知识储备就更不用担心了。你想想我们初中到高中的时候才看过多少书,才会说多少话,他们已经比我们那时候条件好了很多,也更努力勤奋。相信随着之后迈入大学,然后工作,无论是专业方面的知识,还是这种关于人生的学习,肯定都会越来越精进,这两个方面我一点都不担心。

唯一希望他们去着重的就是我刚才说的那一方面,你能不能掌握一个正确的学习方法,能不能对辩论这件事情的本质有所认识。就像刚才有评委点评时候说到的,你是真喜欢,而不是在乎什么别的事情,你才会来,真正喜欢它之后,你的整个世界跟其他人的世界是不一样的。如果你真正到了某种辩手的段位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辩论跟你的人生是一体的。它是一种说话的方式,更是一种做人的方式,没有那么偏向,没有那么极端。任何东西在你面前,你都可以迅速地把它分成很多个方面,一一地加以分析、对照、最后去进行总结,这可能是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事。

Q & A

个人的命运是由个人掌握辩论问题评委

Q:作为一名律师,您以这样一个身份参与到中学生辩论赛中,有什么不同的体会或感受?

邱玉明:首先我的职业是律师,但不论做辩手也好,做评委也好,都是一种情怀。律师平时也经常辩论,但是辩论赛这种形式的辩论与律师平时的工作辩论还是不太一样的。律师的辩论更倾向于根据已有的知识解决现实问题,那是真刀实枪、刀刀见血的。而辩论赛更注重探讨、探索新的东西,在差异中寻求共识,在激辩中寻求新知。这两者在理论上的争鸣可能会更多一些,一个是学术探讨,一个是解决实际问题,性质会有所不同。

Q:中学生在他们成长中最重要的年纪,很早就接触到了这些学术性的话题和社会性的议题,您认为这对他们有什么帮助吗?

邱玉明: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这种辩论可以更加有效的促使中学生们进行思考,思考现实,思考将来,思考社会,我觉得这对他们的成长是最有效的一种方式。

Q:如何评价这几轮比赛中中学生的表现?

邱玉明:本届比赛中中学生的水平比我想象的中学生比赛的水平要好的多,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对问题的反应速度都要超出我的想象,希望同学们能在辩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邱玉明: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委员,日本国立宇都宫大学国际社会学博士,“法辩”“山海杯”“中关村杯”“京津冀中学生”“京辩”等多项国际国内辩论赛事评委。

Q & A

Q:您对哪支队伍印象比较深刻?

张 萌:去年“中关村杯”的冠军--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给我的印象比较深刻,这支队整体表现较为成熟。也有一些表现突出的辩手,比如倪杉、童钰洁,非常厉害。

Q:据我所知,他们在很小的年纪就接触到了辩论,你认为辩论对他们个人能力的提升有什么至关重要的作用?

张 萌:辩论对于年轻人的发展有非常大的好处。第一,它培养我们怎么去思考问题,培养我们挖掘问题的能力。第二能够让我们更理性,帮助年轻人更多地进行换位思考。

Q:比赛中您裁判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张 萌:首先我认为态度是最重要的,态度表现出来便是诚意。我希望中学生的辩论能让我感到他们实实在在地是想讨论一个问题,而不是简简单单地只是把指导老师的思想和态度照搬出来。

Q:您认为指导老师在指导他们的过程中更应该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

张 萌:现在我看到一些学校在比赛中连质询和自由辩论都拿着稿子,这样的安排我认为可能有点过于琐细,可能并不利于培养中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我认为指导老师更重要的是把这个辩题呈现的内容和它背后的意义给中学生讲清楚,至于语言让我们的中学生自己来组织就好。中学生的比赛本来我们就不要求他们能够完全没有纰漏,没有瑕疵,我们希望中学生能够以自己的语言讲述自己的道理。

张 萌:“法辩”“山海杯”“中关村杯”“京辩”等多项国际国内辩论赛事评委。

上一篇三奇六仪九宫图(九宫是哪些)

下一篇英联邦运动会(英联邦运动会参赛国家)

运势本月排行

运势精选